-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深圳上海都难以完全取代香港
中国这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参与资本主义体系,在一些重要领域需要一个结合点来进行衔接。我们1949年在解放完内地之后,完全有能力短时间内拿下香港,为什么当时毛泽东和周恩来主张保留香港?也是同样的原因……[全文]
-
朝鲜战争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人们往往忽略了《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和两大阵营的对峙正式形成是在1955年,而发生在1950年到1953年的朝鲜战争对亚洲战略格局的改变、对两大阵营的对峙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全文]
-
中国从疫情中站起,世界已不是原来的世界,怎么办?
从现在起到2049年还有30年,未来30年既是过去改革开放40年的继续,也是建国71年发展道路的逻辑延续,更是跟建党近百年的发展一脉相承。中国如果不犯战略性错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是可预期的。[全文]
-
“中国就是一个世界”,用这个指标看中国能找到感觉
进行国际比较时,我一般建议至少列出两个指标体系,一个是我们现在可能普遍使用的所谓国际化指标体系,这种指标体系往往是基于西方话语产生的,另一个应该是我们原创的、能够让人找到感觉的、更能够实事求是地反映中国或者世界的指标体系。[全文]
-
美式资本主义下,什么都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美国政治上的进步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对抗资本主义。在政治领域,民权运动可以搞了一波又一波,但无论如何不能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美国的大资本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全文]
-
时隔6年,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何再次成为中央全会决定?
在中国内部,虽然走出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经基本成定局,但中国能否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是否能实现现代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次十九届四中全会并没有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个一蹴而就的当下目标,而是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总目标。[全文]
-
西方对中国偏见很多,我们需要更好解释社会主义性质
到了十八大前夕,我们和张维为老师就站出来讲话,认为这个社会不能再往右走了,要重塑中央权威,重新强调意识形态,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的性质,国家要解决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不能都扔给市场,不能按照自由派的思路走。[全文]
-
“两制”是指“资”“社”,不是央地权力分割
一些人在谈论“两制”的时候不是在谈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在谈香港的自治权,谈香港与中央的分权关系。在一些人的理解中,“两制”就意味着中国有着两种不同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权力安排。这是香港回归以来极端反对派能够鼓动或裹挟普通市民上街游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全文]
-
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的奠基意义
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期间创办的《湘江评论》创刊词上有一段话,可以说是集中反映了中国青年学生在五四时期的家国情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全文]
-
崛起的“谐星”总统只是精英政治的另一张皮
从表面上看,西方近年来出现的“政治素人”似乎是要颠覆近代以来形成的政党政治,颠覆资本对社会的统治。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象。在一个资本统治的社会中,亚美KG开元棋牌:依靠草根力量当选的“政治素人”,在当选后其实无法脱离资本精英的控制,并且最终会融入精英统治的圈子。[全文]
-
中央文件里出现了“竞争中性”,怎么解读?
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完全自由放任市场竞争,必然导致马太效应,中小企业最终无法发展。但是,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大型国企负有扶持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只要各级政府明白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的“竞争中性原则”,就可以有太多的方式来解决中小企业的各种困难。[全文]
-
三大里程碑如何展现中国模式的历史逻辑?
12月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不仅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也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全文]
-
中国改革开放究竟做对了什么?问题简单,但回答正确的人不多
中国改革开放究竟做对了什么?简单地用政府、市场等概念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并未抓住问题的实质。“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改革本质是促进社会解放和公平正义。[全文]
-
感慨民企步履艰难的人,未必真的知道民企的需求
有人说,现在民企发展遭遇瓶颈,资金短缺,都希望政府给予援手,不知是否有数据支撑?有多少民企在伸手向政府求援,尚并不清楚,但民企要求一视同仁的市场待遇却有很多事例。仅以企业的融资贷款为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便是一个世界性、长期性难题。[全文]
-
民营企业是中国贫富差距加大的原因吗?
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根源是否根源于民营企业呢?从中国富豪榜看,身家上亿的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家。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并不仅仅是所有制,而跟社会二次分配有很大关系。非公经济本身并非构成中国贫富悬殊的主要原因。[全文]
-
为什么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被看成是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夺得政权,所谓“新纪元”就是指社会主义第一次成为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越美国也可以说是开辟的人类社会的新纪元,未来社会主义的希望在中国。[全文]